Arthur Hayes:輕鬆按鈕 – 讓您的生活變得更加簡單、快捷、高效! Posted on 21 5 月, 2024 By muddy 全球菁英有各種政策工具來維護現狀,但無論是現在或將來,都將造成痛苦。我持有一種冷酷的觀點,認為當選和未經選舉的官僚唯一的目標就是保住權力。因此,他們總是先選擇簡單的方式。艱難的抉擇和強力的藥物最好留給下一任政府。 要完整解釋為何美元兌日圓匯率是最重要的全球經濟變數,需要一系列極長的文章。這是我第三次試圖描述導致我們進入加密貨幣瓦爾哈拉(Valhalla)的一連串事件。與其先提供完整且全面的圖像,我將效法他們的做法,先給你讀者一個簡單的方式。如果決策者不使用這個工具,那麼我就知道將會發生更長、更艱難、更漫長的修正行動。屆時,我可以為你提供更完整的貨幣事件順序和相關的歷史觀點。 真正的「哦,他們真的完蛋了」的時刻,是在我閱讀了羅素·納皮爾(Russell Napier)最近兩篇《Solid Ground》通訊時。這些通訊描述了負責日本和美國和平秩序的貨幣官員所陷入的兩難困境。5月12日發布的最新通訊描述了日本央行(BOJ)、聯準會(Fed)和美國財政部可用的簡單方式。 簡單來說,聯準會可以在財政部的命令下,合法地與日本央行無限期交換美元和日圓。日本央行和日本財務省可以利用這些美元操縱匯率,購買日圓。透過這種方式強化日圓,可以避免以下情況發生: 1. 日本央行提高利率,在此過程中,迫使受監管的資金池(如銀行、保險公司和退休基金)以高價購買低收益的日本政府債券。為了購買這些價格過高的日債,這些資金池必須出售美國國債,籌措美元購買日圓,並將資金匯回日本。 2. 日本財務省出售美國國債,籌措美元購買日圓。 如果日本企業(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者)不成為被迫賣家,這將有助於美國財政部繼續以負實際利率為聯邦政府融資。否則,財政部將不得不啟動收益率曲線控制(YCC)。這是最終的目的地,但必須盡可能推遲,因為它可能會產生通脹,甚至是惡性通脹的影響。 **切腹自盡** 誰是日本政府債券的最大持有者?日本央行。 誰負責日本的貨幣政策?日本央行。 當利率上升時,債券價格會發生什麼變化?價格下跌。 如果利率上升,誰將蒙受最大損失?日本央行。 如果日本央行提高利率,它就等於自殺。鑑於其強烈的自我保存本能,除非有解決方案將損失轉嫁給日本央行以外的金融參與者,否則該機構不會提高利率。 如果日本央行不提高利率,而聯準會也不降低利率,美元對日圓的利率差將持續存在。由於美元的收益率高於日圓,投資者將繼續拋售日圓。 為了理解日圓貶值為何會引發地緣政治和經濟問題,讓我們前往中國。 中國並不高興 ————— 中國和日本是直接的出口競爭對手。在許多行業,中國商品的品質與日本商品相當。因此,唯一重要的是價格。如果人民幣兌日圓匯率上升(日圓貶值、人民幣升值),中國的出口競爭力將受到打擊。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這張人民幣兌日圓匯率圖表並不滿意。 中國將製造業和出口更多商品作為擺脫通貨緊縮的希望。 房地產=不好 製造業=好 因此,廉價的銀行信貸將流向製造業。 正如你所看到的,在新興乘用車出口市場,中國和日本並駕齊驅。我以此作為全球出口競爭的例子。鑑於每年購買的汽車數量,這可能是最重要的出口市場。此外,全球南方地區年輕人口正在增長,他們未來每人擁有的汽車數量將會增加。 如果日圓持續貶值,中國將通過貶值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來應對,並將通貨緊縮出口到全球。通過大量生產廉價商品,將通貨緊縮出口到全球。 中國還向葉倫施壓,要求她實施弱勢美元政策,透過任何必要的方式在全球增加美元供應量。這樣一來,中國就可以再次實施大規模刺激政策,因為相對而言,人民幣信貸創造的速度將與美元相匹配。 作為回報,中國將保持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穩定。人民幣不會貶值。也許中國甚至同意限制向美國出口的產品數量,以幫助美國企業將生產線遷回國內。 如果葉倫和布林肯對這種威脅置之不理,我將採取核心貨幣選擇。 據估計,中國已經囤積了超過31,000公噸黃金。這是政府和私人公民持有量的總和。黨技術上擁有中國的一切,因此我將政府和私人持有量加在一起。按當前價格計算,這筆黃金價值約2.34萬億美元。人民幣隱性地以6%的黃金作為支撐。我將中國公布的人民幣貨幣供給量除以中國持有的所有黃金價值。 正如我所提到的,中國的外匯儲備/貨幣供給量比率為8%。人民幣大致上同時以美元和黃金作為支撐。 我的威脅將是宣布人民幣與黃金實行髒價聯繫匯率制。中國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達到這一目標: 1. 盡快出售美國國債換取黃金。在某個時候,美國可能會凍結中國的資產,或限制中國出售約1萬億美元美國國債的能力。但我相信,在美國政客們搞清楚狀況之前,中國將能夠以拋售價格迅速出售數千億美元的美國國債。 2. 指示任何持有美國股票或美國國債的國有企業出售,並購買黃金。 3. 宣布人民幣將與黃金掛鉤,匯率水平暗示人民幣將較目前貶值20%至30%。黃金兌人民幣的價格(XAUCNY)將上漲。 4. 上海期貨交易所的黃金交易價格較倫敦金銀市場協會的定盤價有溢價。這將導致交易員進行套利,透過買入倫敦期貨合約獲得實物黃金,再透過賣出上海期貨合約將黃金運送到上海。這將導致黃金從西方流向東方。 5. 隨著全球黃金價格上漲,而倫敦金銀市場協會會員的實物黃金庫存減少,一家或多家主要西方金融機構將因在紙質衍生品市場上賣空實物黃金而破產。長期以來,一直有傳言稱西方金融機構在賣空黃金紙質衍生品市場。這將是類固醇版的GameStop事件,因為它可能會由於系統內嵌的瘋狂槓桿效應,而導致整個西方金融系統崩潰。 6. 聯準會被迫印鈔救助銀行體系,這增加了美元供給量。這有助於人民幣兌美元升值。 閱讀這些假設情況後,讀者可能會想知道為什麼我認為美國能夠主導日本的貨幣政策。關鍵假設是,通過威脅美國,中國可以說服美國指示日本強化日圓。 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日本經常同意強化日圓,以降低其對美國和西歐(基本上是德國)的出口競爭力。 上圖是美元兌日圓匯率圖表。在20世紀70年代初,美元兌日圓匯率為350,可以想像當時日本商品對陷入通脹的美國人來說是多麼便宜。 葉倫完全有權力建議日本企業這次也強化日圓,以防止中國採取報復措施。 如果日本照做,他們將如何做呢?讓我解釋為什麼日本不能通過指示日本央行提高利率和終止量化寬鬆政策來強化日圓。 日本債券數學 ————— 我想簡單解釋一下,為什麼如果日本央行提高利率,它會比山姆·班克曼-弗里德(Sam Bankman-Fried)在證人席上崩潰得更快。 日本央行擁有超過50%的未償還日本政府債券。他們實際上控制了10年期以下債券的價格。他們非常關注10年期日債收益率,因為這是許多固定收益產品(公司貸款、抵押貸款等)的參考利率。假設他們的整個投資組合由10年期日債組成。 目前,最新發行的10年期日債#374的價格為98.682,收益率為0.954%。假設日本央行將政策利率大幅提高,使收益率與當前4.48%的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相匹配。那麼日債的價格將下跌至70.951,跌幅達28%(我使用彭博的債券定價功能)。假設日本央行持有585.2萬億日圓債券,美元兌日圓匯率為156,那麼這將造成1.05萬億美元的市值損失。 蒙受這樣的損失,對於日本央行對日圓持有者進行的騙局來說,將是遊戲結束。日本央行只持有325億美元的權益資本。即使是加密貨幣交易員,也沒有像日本央行那樣高的槓桿比率進行交易。看到這些損失後,如果你持有日圓或日圓計價資產,你會怎麼做?拋售或對沖。無論如何,美元兌日圓匯率將比蘇朱(Su Zhu)和凱爾·戴維斯(Kyle Davis)從英屬維爾京群島法院指定的清算人手中逃脫的速度還要快,飆升至200以上。 如果日本央行真的不得不提高利率來縮小美元對日圓的利率差距,他們首先會迫使國內受監管的資金池(銀行、保險公司和退休基金)購買日債。為此,這些機構將出售其持有的外匯美元計價資產(主要是美國國債和美股),用這些美元購買日圓,然後從日本央行手中購買負實際收益率且高價的日債。 從會計角度來看,只要這些機構持有到期,他們就不必將日債投資組合的市值損失入帳並報告巨額損失。然而,他們管理資金的客戶將被迫接受金融壓力,為日本央行的行為買單。 從美國和平秩序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不利結果,因為日本私營部門將出售數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美股。 無論葉倫建議採取何種解決方案來強化日圓,都不能要求日本央行提高利率。 簡單的方式 ————— 如上所述,有一種方式可以在不必出售美國國債的情況下,同時削弱美元、允許中國重新通脹其經濟、並強化日圓。我將討論無限制的美元-日圓貨幣互換如何能夠解決這個矛盾。 要削弱美元,必須增加其供給量。想像一下,日本需要1萬億美元的火力來將日圓匯率從156一夜之間升值至100。聯準會將1萬億美元與等值的日圓進行交換。聯準會印製美元,日本央行印製日圓。對於擁有各自國內貨幣印鈔權的央行來說,這樣做並不會產生任何成本。 這些美元將從日本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中流出,因為日本財務省必須在公開市 加密貨幣
加密貨幣 加密貨幣錢包 Exodus 紐交所上市計畫因 SEC 審查而延後 Posted on 9 5 月, 2024 據加密貨幣錢包公司Exodus Movement宣布,該公司原定於週四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旗下的NYSE American上市的計劃已取消。 Read More
加密貨幣 摩根大通:散戶投資人引發加密貨幣市場大拋售 Posted on 3 5 月, 2024 加密貨幣市場近期出現大量獲利了結的情況,散戶投資者的角色比機構投資者更為重要,報告指出。 Read More
加密貨幣 比特幣反彈,加密貨幣選擇權交易員預期將達 10 萬美元大關 Posted on 7 5 月, 2024 比特幣看漲期權合約的活躍數量顯著高於看跌期權合約,反映出市場看漲情緒濃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