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hur Hayes:比特幣,引領未來金融革命,即刻起飛,錯過勿悔! Posted on 29 10 月, 2024 By muddy [![Image 1: Arthur Hayes](https://miro.medium.com/v2/resize:fill:88:88/1*1v3kYlO1sYoqfZLuKzIwbQ.png)](https://cryptohayes.medium.com/?source=post_page—byline–076f153fd502——————————–) 沃頓商學院歌頌資本主義和美國例外主義。來自世界各地的一臉青春朝氣的學生,如同喝下迷魂湯般,聽從教授們吹捧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和「以規則為基礎」的美國和平秩序之利益,這種秩序是以戰鷹式巡弋飛彈的尖端強加於人。但若你像我一樣,在2008年9月踏入職場,你很快就會發現,大部分你所學的都是一派胡言。事實是,這個體制並非真正的精英制——相反地,最終獲得財務上最大成功的,是那些最善於從政府那裡汲取資源的公司。資本主義是為窮人準備的。 我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GFC)後,看著哪些大型投資銀行興盛、哪些陷入困境,學會了真正的資本主義——或我現在所稱的「企業社會主義」——第一課。在雷曼兄弟破產後,美國銀行全都接受了政府的紓困,直接獲得股權注資。儘管歐洲銀行也獲得美國聯準會的秘密財務支援,但直到2011年才獲得政府的股權注資或強制合併(由中央銀行貸款擔保支付費用)。因此,當我在德意志銀行的分析師班在2010年2月獲得2009年全年獎金時,我們遠遜於在美國銀行工作、已按下F9鍵的朋友們。 這是KBW銀行指數,包括最大的美國上市商業銀行。該指數從2009年3月GFC後的低點飆升逾500%。 這是歐元區斯托克斯銀行指數,包括最大的歐洲銀行。它只從2011年危機後的低點上漲100%。 無論政治評論員說什麼,企業社會主義在美國比在歐洲更盛行、更賺錢。 孩子們,請記住,私有化獲利和社會化虧損是獲得大額獎金的秘訣。 鑑於中國對其經濟體制與西方所實行者的差異及優越性的言論,你或許以為他們會採取不同的政策來解決經濟問題。錯了,你這個平民。 要理解中國正在發生的重大變革,我必須先將其他三大經濟體——美國、日本和歐盟(EU)——最近的金融危機加以背景說明。這些經濟體都遭受了房地產市場泡沫破裂所引發的嚴重金融危機。 * 日本在1989年 * 美國在2008年 * 歐盟在2011年 中國現在可以加入這個受房地產泡沫破裂禍害的經濟體名單。在習近平主席的領導下,中央政府於2020年通過所謂的「三條紅線」政策,開始限制對房地產開發商的信貸,引發了這一過程。 ChatGPT解釋了這項政策: 「中國的『三條紅線』政策是2020年8月推出的一項監管框架,旨在遏制房地產開發商過度舉債,減輕房地產行業的金融風險。該政策對三個關鍵財務指標設置了嚴格門檻:資產負債率(不包括預收款項)低於70%、淨負債率(淨債務除以權益)低於100%,以及現金對短期債務比率高於1。開發商根據違反這些門檻的數量被分類,其允許的債務增長也因此受到限制——符合所有標準的可以將債務增長15%,而違反所有三條的則不能增加債務水平。通過執行這些『三條紅線』,中國政府旨在促進金融穩定,鼓勵開發商去槓桿化,加強其財務狀況。」 與其他受害者一樣,中國經濟隨後陷入流動性陷阱或資產負債表衰退。私營企業和家庭蜷縮節衷,減少經濟活動,儲蓄以修復其資產負債表。當家庭和企業的信貸需求下降時,標準的凱恩斯主義經濟藥方——即適度財政赤字和中央銀行降低政策利率——就無效了。要避免可怕的通貨緊縮,就需要貨幣和財政大規模投放。轉而進入恐慌模式所需的時間,取決於一個國家的文化。但無庸置疑,無論實行何種經濟「主義」,每個國家最終都會走上注射貨幣化療的道路。 我將這種紓困治療稱為「化療」,因為雖然它或許能治癒通貨緊縮的癌症,但最終會殺死病患。病患就是中下階層,他們飽受資產價格膨脹之苦,卻看不到實體經濟有任何明顯改善。就像現代腫瘤學一樣,這種最終無效的貨幣化療對一小群金融巫師而言極為有利可圖,他們的總部設在紐約、倫敦/巴黎/法蘭克福、東京,現在或許還有北京/上海。 貨幣化療是一種雙管齊下的治療方式。 首先,必須用公共資金為銀行體系重新注資。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總是塞滿了爛尾樓的貸款。私營市場不會提供任何股權資金,這就導致銀行股價下跌,表明資不抵債,最終會破產。政府必須注入新資金,並事後改變會計規則,為銀行對其財務健全狀況的謊言賦予合法性。例如,日本允許銀行以購買成本而非實際當前市場價值來計算房地產資產,從而維持會計上的償付能力。在獲得政府資本注資後,銀行就可以恢復擴大貸款,增加一個經濟體的廣義貨幣供給量。隨著銀行信貸的擴張,名目GDP也會增長。 其次,中央銀行必須進行印鈔,如今被稱為量化寬鬆(QE)。這是通過用印鈔購買政府債券來實現的。由於有一個可靠的買家願意以任何價格購買其債券,政府就可以進行大規模刺激計劃。QE還迫使不情願的儲戶重返風險金融市場。由於中央銀行一掃而空所有最安全的有息政府債券,儲戶不得不用投機性金融市場產品取代他們的「安全」政府債券。對於那些沒有足夠金融資產的人來說,他們就徹底慘了。 破產的銀行得以拯救,因為支撐其貸款的金融資產(房地產和股票)價格上漲。我稱之為「重新通脹」,這與通貨緊縮相反。政府能夠增加刺激措施,因為隨著廣義貨幣供給量的增加和銀行發行無限量債務的能力(最終由中央銀行用印鈔購買),名目GDP增長帶來收入增長。對於那些從事金融投機業務的人(也就是你們,讀者們)來說,實體經濟表現與資產價格之間的聯繫被切斷了。股市不再是對經濟的前瞻性反映,它本身就是經濟。唯一重要的是貨幣政策和貨幣供給量增長的步伐。當然,如果你想做選股高手,政府針對哪些類型的公司劃撥資金也很重要,但比特幣和加密貨幣價格主要受總體貨幣供給量的影響。只要法定貨幣持續增發,比特幣就會飆升。最終受益者是誰並不重要。 目前,金融分析師對於已宣布的中國刺激措施仍然不夠來扭轉經濟的論調,是正確的。但隱藏在最近的公告中的線索表明,在習近平主席的指導下,中國準備好並願意為自己注射我在上一節所描述的貨幣化療。這意味著比特幣將在中國重新通脹其銀行體系和房地產行業的過程中,實現長期飆升。鑑於中國的房地產泡沫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將創造的人民幣信貸量將與美國在2020-2021年應對COVID時印鈔的規模相當。 為了論證我的觀點,我將逐步闡述以下內容: * 現代政府為何會製造龐大的房地產泡沫? * 分析中國房地產泡沫的規模,以及習近平最終決定結束它的原因。 * 顯示習近平準備重新為中國經濟注入通脹的線索。 * 人民幣將如何流入比特幣。 **社會秩序** 現代政府建基於廣泛的民眾支持。在這個時代,最大的民族國家及其統治者不再依賴有組織的宗教來獲得合法性,那麼政府如何贏得普通民眾對其統治的支持呢?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將公民的財務淨值與執政當局的成功掛鉤,以消除革命的威脅。 你擁有的最重要的金融資產——或者你希望擁有的——就是你的自住房產。人體是為在一個非常狹窄的溫度範圍內生存而製造的。從根本上說,我們的住所就是一個溫度控制的結構,讓我們能夠維持體溫恆定。然而,如果你無家可歸,你不可避免地會太熱或太冷,這在極端情況下會導致死亡。 先不談房屋的成本——假設你存夠了錢為你和家人購買一套房子。你最大的擔憂是,誰來保護你的產權?如果沒有一個享有合法殺戮反對其國內規章制度者的能力、獲得普遍尊重的政府,你就需要一支私人民兵來維護這些權利。有什麼能阻止一個武裝到牙齒的鄰居聲稱你的土地是他們的?當國家強大、其法律獲得遵從時,你就不必擔心流浪漢來偷你的東西。但當國家軟弱時,你就必須準備好對那些試圖剝奪你產權的人施加暴力。因此,如果你擁有產業,你就本能地相信政府會保護你的權利。作為回報,你會聽從他們的話。歸根結底,這意味著你不會發動革命,因為那會導致自我財務毀滅。 政府的利益在於,將盡可能多的公民轉變為產權所有者,從而將他們的財務和生理健康與國家掛鉤。由於建造結構物需要昂貴且永遠需要能源,政府就致力於制定各種計劃,通過各種債務融資方案鼓勵私人擁有產業。即使在像中國這樣的所謂共產主義國家,產權也是最先被改革的事物之一,始於1980年代後期和1990年代初期的鄧小平。 請允許我為母校獻上一點讚美。我上過的最好的課程之一,是由前美國總統比爾「我與那名女子沒有發生性關係」克林頓的住房和城市發展部副部長教授的房地產政策課程。我在2008年上半年上這門課,就在次級房貸危機開始蔓延之際。我們學習了政府為提高自有住房率而制定的各種計劃。我從這門課程中得到的主要啟示是,房地產泡沫總是需要政府的支持和融資。在美國的背景下,政府從克林頓執政時期(1992年至2000年)開始,通過擴大政府支援實體(GSE)如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角色,大力推動自有住房,最初是1992年的《聯邦住房企業金融安全與健全法案》。GSE是上市的私營公司,但享有聯邦政府的隱性支持。它們為大部分住房抵押貸款提供擔保,因為它們的貸款業務就像聯邦政府一樣獲得融資。因此,房利美和房地美是一些最賺錢的金融服務公司。銀行則扮演著獲得風險免費利潤的角色,即發放貸款並最終將 加密貨幣
美國政府以持有價值 150 億美元的比特幣,居全球之冠 Posted on 12 4 月, 2024 根據最新統計,美國政府持有的比特幣價值約147億美元,是全球各國政府中最大的比特幣持有者。這一數字反映了比特幣在全球經濟中日益重要的地位,也凸顯了美國在數位資產領域的領先優勢。 Read More
加密貨幣 以太坊市值單日暴增,幾乎相當於整個 Solana 區塊鏈! Posted on 22 5 月, 2024 《索拉納(Solana)經常被視為有望取代以太坊(Ethereum)的競爭者。本週的市場動態顯示這項任務之艱鉅。》 Read More